首页

美脚踩踏写真

时间:2025-05-26 06:30:31 作者:风口上的播客,如何焕发新“声”机? 浏览量:59720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8国葡萄酒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同台“对决”

哈伊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哈—京港澳通道的延长线,项目将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促进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民众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西安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经过专家评审,7盆精品菊花作品入围决赛。决赛现场,按照“株型完美、长势优良、花型优美、花色纯正”等评比标准,投票选出本届擂台赛“菊王”,并举行颁奖仪式。

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微专业”在重庆开班

34件中央提案中,体现农工党主要界别特色的共24件,其中医药卫生10件、人口资源6件、生态环境8件,占比达70%;26件界别小组提案中,体现农工党主要界别领域的共22件,其中医药卫生13件、人口资源3件、生态环境6件,占比达84%。

乐声悠扬庆国庆 香港推出主题曲《我们的家》

“草莓为什么长那么大,是不是打了什么不好的药?其实,只要解决了用什么药、用药浓度、药品安全期的问题,正常使用农药是不会不安全的,”李宝聚说,“再比如,按常理来说,去年降价幅度很大的阳光玫瑰葡萄和往年相比用药应该是减少的,因为它卖不上价,而农药是很贵的。”

云南迪庆:实拍“雪山精灵” 滇金丝猴觅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为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制定“时间表”、擘画“路线图”。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